本文作者:金生

分子育种实验室建设方案的简单介绍

金生 昨天 26
分子育种实验室建设方案的简单介绍摘要: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科研条件与实验室建设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科研条件与实验室建设情况如下:科研条件 试验地规模:拥有500亩高标准试验地,为棉花栽培生理、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实地试...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科研条件实验室建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科研条件与实验室建设情况如下:科研条件 试验地规模:拥有500亩高标准试验地,为棉花栽培生理、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实地试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与设备:实验室等建筑物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配备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万元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数量超过80台,为科研提供了先进的物质保障

中国农业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机构设置分为多个部门和研究室,以确保科研工作的高效进行。首先,有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接着,党办人事处负责党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确保团队稳定和人才引进。

我所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是:棉花应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础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开发参与国际竞争

科研成果丰硕:自成立以来,该所共获得了6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包括21项国家级奖。特别是中棉所12品种因抗病高产优质特性,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新品种中棉1中棉所16和中棉所19也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脱颖而出。

水稻分子育种的水稻分子设计育种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将在多层次水平上研究水稻所有成分网络互作行为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继而使用各种 “组学” 数据 ,在计算机平台上对水稻的生长、 发育和对外界反应行为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体育种目标 ,构建品种设计的蓝图;最终结合育种实践培育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水稻新品种。

世纪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不断进步,从传统的田间杂交育种,逐渐进入了“分子育种时代”。目前我国主要是田间杂交育种为主,分子标记育种为辅的育种方式。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人。21世纪我国水稻育种进入什么的时代 在近20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变更。

基因定位克隆通过基因定位技术,克隆控制水稻重要性状的基因。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品种,赋予其新的性状或提高现有性状的表达水平。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提高水稻选育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新引入分子生物技术。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基本...

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信息如下:成立背景时间:该实验室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共建项目,于2011年4月获得科技部的立项支持,是我国林业行业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单位:实验室的成立得到了国家林业局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分子育种实验室建设方案的简单介绍

2、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专注于三个核心研究方向:林木种质创新与利用、林木分子育种以及林木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

3、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东北林业大学,拥有实力大的研究团队。

4、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建设,也是科技部第一次在林业部门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立是科技部围绕林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我国林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5、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领导机构包括理事会,这个核心管理团队由多位资深学者组成。名誉理事长是李希明教授,他不仅是东北林业大学的原党委书记,也曾担任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理事长由杨传平教授担任,他既是实验室主任,也是学校的校长。

6、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东北林业大学,其学术委员会成员阵容强大,由各领域顶级专家组成。主任由邓秀新院士担任,他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是中国工程院的荣誉成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